市工信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3-12-31 00:00 来源: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访问:
字号: 默认 超大

2023进展情况填报表

序号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

完成情况

48

建设全市统一的融资服务平台,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优化普惠性融资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

持续落实优化风险补偿政策,推动企业融资不断增量,已累计引导银行机构为17.69万家次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088.42亿元;持续落实转贷引导基金政策,帮助企业化解资金链风险,已累计帮助3551家次中小微企业解决转贷金额341.27亿元;不断完善特色融资服务工作,本年开展产业供应链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训、路演等惠企融资服务对接活动21期,服务企业835家。

79

实施产业链“双链长制”,培育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300家以上,新增过百亿制造业企业2家。

2023年新培育省级瞪羚企业144家,位列全省第一;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29家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年度山东省独角兽企业。

加大单项冠军培育力度,培育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4家。

健全完善工业运行预测调度机制,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监测调度全年已完成新增过百亿制造业企业2家任务目标,分别为济南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济南东方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88

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能级。深化“双区同建”,加快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岛、人工智能谷等平台建设,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

编制完成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2.0,并对外发布;整理40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典型案例,编制案例集。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征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70多个,解决方案120多个,组织两场专场对接会。人工智能岛已进场施工,展品征集工作稳步推进中。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建设完成,提供1050P人工智能算力。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人工智能谷)北区一标段、中区和南区已经交付使用,北区二标段已开工建设。

93

加快建设研发设计、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应用场景培育,支持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

加大首台套培育力度,培育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项目52个

省工信厅今年暂停组织新材料保险补偿工作。

145个产品入选第七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成立济南软件产业服务联盟。组织召开济南软件产业供需对接会,广泛推广首版次高端软件。

95

开展市场化供需对接,积极推广本地优势产品。

5月12日-14日举办2023省会经济圈暨济南优势产品博览会,参展消费品工业企业500余家,现场销售额1380万元,意向订单额9600万元。8月4日,举办济南市食品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参会重点企业110余家,现场签约近亿元。8月4日-6日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山东)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参展企业800余家,展会成交额超达26亿元。9月21日举办中德(欧)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配套活动——2023鲁锦风尚展,参加活动嘉宾300余,打造文化时尚新鲁锦。12月21日举办纺织服装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参会单位100余家,签约3.7亿元。年内,还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北方消费品博览会等展览展销对接活动10余场。

106

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大软件名城提档升级力度,培育一批名园名企名品,探索开放开源科创平台建设,完善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产业链,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

举办软件名城看济南暨浪潮海岳软件技术大会。1-11月份,济南市软件业务收入4870.5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2023年新培育2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1-12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预计150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1.1%。

107

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积极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试点,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施“工赋泉城”专项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农业数字化升级,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20个、数字化建造试点项目200个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12%以上。

组织开展国家、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申报工作,2个项目入选国家示范、10个项目入选省级示范;有序推进企业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625家。2023年新培育2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着力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4个,省级智能工厂7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个,典型场景5家单位共13个。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