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来源:市工信局综合处 访问: 时间:2023-05-26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一是强化“1+3”工作机制,护航经济运行工作有序推进。“1”,即完善工业运行指挥部统筹协调机制。由工业运行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工信局班子成员组成六个工作组,每家规上工业企业明确1名服务专员,每月实现全覆盖对接服务,全面掌握企业工业产值和工业投资等运行情况,定期召开分析调度会议,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全区重视和发展工业经济的强大合力,促进全区工业稳中有进、进中向好。“3”,即围绕经济运行不断优化经济指标调度机制、工业运行监测机制、精准服务企业机制。指标调度方面,按照分解分配到各街道的工业产值等指标任务,加强督促指导,联合街道和有关部门深入企业挖掘产值增长潜力,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目标实现。工业运行监测方面,强化工业运行全流程全周期监测指导,做好数据报送的“报前、报中、报后”各项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运行监测,及时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精准服务企业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员上阵原则,确定一个企业一名服务专员,定期与企业沟通联络,上门走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政策宣传对接,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扶持资金,将各项优惠政策精准落实到企业,推进工业扩产增效。
二是坚持高端化引领,不断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产业提升战略部署,以“产业和企业双升级”为抓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跃升。一方面,开展产业链优化提升行动,聚焦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重点领域,不断引导支柱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集群化方向聚集,持续提升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不断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目前,已集聚形成以重汽为龙头的交通装备、以电力设备和西门子为主体的电力装备两大产业集群。2022年,全区在两大产业集群内的工业企业达到13家,产值达到218.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3.7%。另一方面,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强临规企业培育,分类制定培育计划助推上规入库。2022年上规入库企业新增10家,上规入库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家以上。持续培育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政策促动三大动能,推动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引领发展三个发展走在前列,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目前,全区共有7家企业成功申报18个市级以上首台套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其中省级项目6个),市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特别是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750kv单项自耦变压器”成功跻身“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成为“中国制造”排头兵和佼佼者。
三是绿色发展,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快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坚定引导全区工业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建设以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框架的绿色制造体系。目前已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4家,其中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督促指导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和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目前两公司两条水泥生产线和5台水泥磨机已全部按照要求完成淘汰工作。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循环经济发展。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1660万吨。引导鼓励企业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等不断节能降耗。近年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济南西门子能源变压器有限公司、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济南日报社印刷厂、山东济容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水务集团等规上工业企业先后开展了节水技术改造。其中,济南西门子能源变压器有限公司锅炉回水利用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8吨。济南日报社印刷厂被评为“济南市工业节水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