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要负责人如何落实“五带头”

发布日期:2023-06-19 10:01 来源:市工信局原材料产业处
访问:
字号: 默认 超大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在《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中,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要求。“五带头”具体指哪些?落实“五带头”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怎么做?这些干货要收好。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必须自查自改,闭环管理

      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做好自查自改,可从“七步骤”“五到位”着手:


七步骤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工作制度

                                                          确定各级(各部门)排查频次并开展排查工作

                                                          建立事故隐患台账(清单)

                                                          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组织隐患整改验收

                                                          进行事故隐患统计分析

                                                          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公示


五到位

                                                          整改责任到位

                                                          整改措施到位

                                                          整改资金到位

                                                          整改时限到位

                                                          整改预案到位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严格考核奖惩
      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标,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和边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和责任真空。建立主要负责人牵头,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奖惩机制。

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切合实际,严守法律法规

      建立作业岗位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作业人员现场安全作业的行为准则;实现现场作业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工作的随意性防止违规操作。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配足配齐,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必须具有针对性,久久为功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极为重要。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让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应急处理措施,使员工照章办事,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外包外租外委作业必须审核资质、压实各方安全责任,加强统一协调管理

      外包外租外委作业管理应该遵循“三·三工作法”,即三步骤、三统一:

      资质条件核查:对外包、外租、外委方的相应资质和安全条件等进行核查。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资质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危险作业委托给不具备资质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签订专门安全管理协议:安全协议内容需包括:双方安全生产职责、各自管理的区域范围;作业场所、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双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

      对承租、承包、委托作业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教育培训(安全交底):主要安全风险及其控制要求;需执行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隐患排查治理要求等。统一工作标准:执行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履行统一的安全责任等。统一监督检查:定期对承包、承租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现场监督受托方的作业全过程。





      危险作业必须程序规范,严格管理

      危险作业风险较高,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和规范危险作业管理目的在于防止和制止违章作业,预防安全事故,有效遏制危险作业事故多发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规范

      作业程序规范化

      设备与工具使用规范化

      作业(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


五环节

      作业方案申报和审批:包括作业的项目、内容、时间、部门、区域、部位、危险因素及相关技术指标、管控措施等。

      安全交底:包括作业内容、作业安全要求、危险因素、应急措施等内容,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设备设施配备: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及相应安全防护设备、应急救援备配备、安全工具等设备设施。

      做好现场监护:对现场作业条件、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身体状况,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以及是否遵守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等情况进行监护。

      紧急情况撤离:发生紧急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作业或者撤出作业人员。


安全风险必须全面辨识、准确评估,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管控的目的在于强调关口前移,强化事前控制、堵塞漏洞,做到预防为主,把隐患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工艺、设备、场所、岗位和物品,建立分级管控制度,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防止风险演变引发事故。




现场处置必须及时有效管用,日常演练贴近实战

      现场处置是应急救援过程中至关重要环节,一旦处置不及时、处置不当,会造成事故扩大。强化现场处置演练目的在于提高现场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故扩大。


坚持一个定期

      定期演练现场处置方案:制定现场一线员工应急处置程序,定期有针对性、贴近实际现场处置演练,确保程序科学和员工训练有素。


做到四个及时

      及时报警

      及时处置

      及时管控

      及时救人

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旁观者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要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

筑牢安全生产工作的“铜墙铁壁”

让安全生产理念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